100、定好了最终所归处
面带微笑地,他朝游楚和徐庶逐个地拱了拱手,以示欢迎。
徐庶倒也罢了,游楚却是受宠若惊,连忙地回礼,赧然道:“游楚受之有愧!丞相不嫌弃游楚之前的无礼,游楚就已经满足了,哪敢承受丞相如此大礼呢?”
微微一笑,他笑道:“游楚莫要拘礼!你在陇西郡的影响力,可比亮大得多了!我欲将陇西郡交给游楚你继续地打理,不知游楚可有此意否?”
游楚恭谨道:“游楚愧不敢当!丞相,请唤游楚「仲允」罢!仲允本无才华,唯有音乐倒也勉强地精通之!昔日仲允治理陇西郡,离不开徐福,若是徐福也能留在陇西,仲允余生愿为徐福、蜀国尽一份绵力!”
“哈哈哈哈——”轻摇羽扇,他笑出声来,“仲允果有此心,那便依你!”
“多谢丞相!”游楚大喜。
然而,他和游楚皆都没有察觉徐庶的神情略微地忧郁。
“丞相,微臣有一事,想要私下与你商谈……”徐庶瞅了一瞅游楚,欲言又止。
游楚怔了一怔,便道:“你们聊,我先退下。”
使个眼色给徐庶,游楚仿佛在用眼神说:「回头我们再好好地聚一聚。」
游楚离开,徐庶便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唉!孔明啊孔明,我也不瞒你,你可知我原本打算隐居岛外,可你把仲允拉来,摆明是不想让我走么?”
轻微地诧异,他看向徐庶,慢慢地道:“——你想走?”
徐庶道:“我老矣!再想帮蜀国,亦是有心无力也!这次,我本打算借着安定郡被困一事,悄悄地诈死……”
嘴角抽了一抽,他想:徐庶啊徐庶,你怎么总是上演诈死的桥段,也不腻味!就不担心仲允和我们会伤心吗?——扬声地,他打断徐庶的话语,问道:
“所以,我是白费一番精力,是吗?”
徐庶抿了抿嘴,却是不语。
“你想走,可曾告诉过仲允?”他问。
徐庶侧目,叹道:“尚未。”
“那你若是走了,仲允又该怎么办呢?”
“该怎么办,便怎么办。”徐庶淡淡地说,一扫日常关心游楚的神色,“仲允现在离不开我,不代表以后!横竖仲允会成长起来,只要……丞相再给仲允一点时间。而我,不想再插足魏蜀之事了。”
徐庶似是隐隐地察觉甚么,很想立即地脱身。
他亦保持沉默:徐庶应是猜到了魏、蜀两国之后的情况——魏国失了陇西郡和天水郡,势必要夺回两郡……这就意味着,等到春暖花开时分,魏、蜀两国又要再起战事!而这对于作为曾经效力过两国的徐庶而言,实是一件难择之事,帮谁都不讨好,最终会落得名声狼藉的局面,尽管徐庶并不在意。
“——真该让仲允听一听你刚才所说之话,你猜仲允会是甚么反应呢?”歪了歪头,他冷淡地注视徐庶,“你相不相信,你若辞官,仲允也会和你一样。”
徐庶依旧沉默,不吱一声。
“唉!让你留在蜀国,有这么困难么?”他扶了扶额,重重地叹息,“假如你不愿意呆在陇西郡,我亦可以把你调去……兴古郡,蜀国的最南方。”
眨了眨眼,徐庶吃了一惊,惊讶地望着他。
轻微地苦笑,他说:“我也知你不想与魏国为敌,那我便索性调你离开……只是,之前我向仲允提议的留在陇西郡治理一事,可要当成笑话了。”
缩了缩脖子,徐庶难得地流露一丝歉意。
心下一喜,他立即地得寸进尺道:“其实我也不是白白地调离你,让你安心地过日子……兴古郡多山,与夷人——彝族很近,不如你和游楚结伴,作为蜀国的使者,前往彝族,与彝族加深友好交流罢?那里也是我蜀国御史中丞孟获的故乡,孟获若知此事,定然高兴。”
他所提及的孟获,乃是彝族人,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,昔日蜀汉先主刘备死亡后,孟获追随益州郡大姓起兵反蜀,还诱煽夷人同叛,被曾祖父诸葛亮七擒七纵,最终归顺于蜀,一直留在成都。后来,正因孟获效力蜀国,蜀汉南方再也没有人敢叛乱。
徐庶思考片刻,又道:“孔明,你老实交待,除了要与彝族人交好,你是不是还存着别的心思?”
眨了眨眼,他问:“元直为何会那样问?”
徐庶睫毛闪闪,轻飘飘道:“哦~原来是老朽想多了?”
摸了摸鼻子,他也不再绕圈子,径直道:“知我者,元直也。没错,我也的确还有别的打算,只是如今提及,略微地不太合适。”
徐庶定定地注视他片刻,才道:“让老朽想一想……此事与吴国有关,对吗?”
“……是的。”他叹了叹气,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,“兴古郡既是蜀国的南方边境地带,亦与吴国的交州相连……而交州又是沿海城市,是故你若得了空闲,可与交州吏员们交好,顺便地替蜀军训练一支水兵。”
徐庶:“……”
神情淡然,徐庶风轻云淡道:“知道了,我会用剩余的时光替蜀国暗地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兵,用以……”
适时地戛然而止,徐庶并没把话说完。
他亦颔了颔首,也没追问下去。
横竖二人都是聪慧之人,有些话语真的不必说得太直白。
而且,徐庶也相当自负:甭管自家丞相布置的任务多么艰难曲折,徐庶亦面不改色地领命,默默地执行任务,哪怕这个任务耗尽他的人生,他亦不会后悔。
抚了抚掌,他眼里闪烁敬意,抚掌道:“元直,蜀国必会记着你的恩情。”
徐庶无声地拱手。
他也摆了摆手,痛快地放人,宣布道:“这段时日着实苦了你了,你且安心地调养身体,多和仲允畅谈聊天罢!不得不说仲允真把你当成知己挚友,你不在的日子里,仲允总是问起你。”
徐庶稍稍地笑起,便道:“元直告退。”
于是,徐庶转身地走开,应与游楚谈人生理想去了。
——徐庶不清楚的是:就在自身寻找游楚之际,丞相「诸葛亮」险险地结束了「化身术」的时效,又变回了怀亮……如果徐庶能够目睹的话。
拍了一拍胸口,他庆幸道:“好险,好险,差一点就被徐庶察觉到了!”连连地叹气,他自言自语道:
“糟糕!太糟糕了!再这样折腾下去,我可吃不消了!”
幸好把徐庶打发到了偏远之地,否则他经常地使用「化身术」,着实吃不消啊!
——不是他嫌弃曾祖父,实是化身成曾祖父……有负面状态影响啊!一旦他顶着曾祖父的容颜,他就直感整个身体急速地衰老,全身都没力气!
总之,扮演将死之人,也是一件辛苦之事啊!
可以的话,他宁可以原来的样貌出现在大众视野。
再者,经历了几个月相处,他也时不时地以原貌登场,诸如姜维、魏延、廖化等蜀将们,也逐渐地适应了,并没怀疑起他……
所以说,只要行为得当,他也是有机会做回自己呀?
嘴角勾起一抹弧度,他愉快地等待来自成都的召唤。
果不其然,又隔三天,他在处理文书的时候,总算从一名亲兵的嘴里,听到成都使者要来觐见他。
二话不说地,他赶紧地化身成「曾祖父诸葛亮」,坐在四轮车上,再率领众蜀将们前去听旨。
成都使者对他恭恭敬敬,一边说不必他行礼,不敢受此大礼,一边拿出诏书,朗声地宣布。其内容果然和他想得差不多,即:辛苦亚父替朕分忧,才使天水郡和陇西郡重归蜀国的怀抱!亚父自行地任命天水郡和陇西郡的吏员们,朕绝不胡乱插手!待到前线战事结束,还请亚父返回成都,与朕团聚,再给有功的将士们重重奖赏,该升职的升职,该发财的发财。
零零总总,那位身在成都的蜀帝刘禅几乎对他这位「诸葛亮」丞相言听计从,只怕他让蜀帝禅位,蜀帝也会毫不犹豫地执行!
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何谓「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」的滋味!
果然畅快!
当然,畅快归畅快,他可不敢有二心。
接了旨意后,那位成都使者便留了下来,被他安排在客居住着,待到他起程返回成都时,再让那位成都使者跟随也不迟。
得知蜀国丞相不日便要班师回朝,众狄道城平民们对此眷念不舍:不管众人持何心态,但见蜀军来了,并没过多地叨扰当地黎民百姓!相反地,蜀军不晓得做了甚么,狄道城平民们只觉生活水平倏地变好了!
具体表现在:城里不再有乞丐或是流民;当平民们逛街市买东西时,大家倏地发现价格便宜了许多,完全买得起;若是自身被人欺负了,只管告到狄道城府邸,必有人前来替受害者作主,而不是受害者忍气吞生……
最诡异的是:恶霸乡绅全都不见了,或是变少了——许多平民们瞧见恶霸乡绅的恶仆们全都变好了,变得规矩了不少,再也不敢欺压受苦之人!
一来二去,二来一去,大家也不是傻子,自是明白是谁改变了这一切不公。渐渐地,有人说:“丞相英明,爱民如子,我等身为蜀国人,实为庆幸!”
“是啊!做梦也想不到,俺会有这一天!俺有工作了,也能养活自个儿啦!这全是丞相他们的功劳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