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极品皇爷:长青帝

第385章 暗流涌动!

极品皇爷:长青帝 暗夜君 2744 2024-10-20 02:26

  

  “秦玉,你可有信心完成此次任务?”

  李长青有意培养自己忠皇派的年轻后生,目光定格在了秦玉的身上。

  如今,李长青还依稀记得当初秦玉的国策,涉及军,民,商,等诸多领域,可谓是非常完美的一篇国策。

  还有一点,之前高句丽的擒王任务,在秦玉的锦囊妙计下,很好地完成了。

  在古代,外交也很重要。

  尤其是这种满腹经纶,能舌战群儒的外交官员尤为重要。

  若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,哪来的孙刘联盟?

  强大的外交官能让国家免于受辱,能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。

  但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国力。

  国力强大,外交才有成功的底气。

  李长青有这个傲气,也有着来自穿越者领先世界数千年文化的强大底气,秦玉作为崇拜陛下的保皇派,自然也有充足的底气。

  所以,李长青下意识地就将目光看向了秦玉。

  “回陛下的话,臣誓死完成任务。”秦玉面容刚毅,一字一句道,“若不能完成任务,臣提头来见!”

  “好!”

  “朕就命你为大秦外交官,代表朕,代表大秦与元蒙帝国洽谈,此行务必要告诉那元蒙帝国,让他们收起一切异心,否则朕不介意让他们全部成为朕的马夫!”

  “是,陛下,臣遵旨!”

  秦玉跪地行大礼,惹得不少人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。

  众大臣都没有察觉到,自从李长青反手平定了鲁国公之后,又斩杀了一众蛀虫贪官,整个朝堂的风气比之以前好了无数倍。

  外加大秦对外战争连战连胜,国力的强大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晋升的机会。

  在李长青的治理下,只要是人才,只要有贡献,功名利禄都不是问题。

  旋即,几道圣旨从京城发了出去。

  第一道,发往了西凉,命令南宫雄务必要三思而后行,要遵循稳扎稳打的政策,逐一瓦解匈奴的诸多防御工事。

  第二道圣旨,发往了各州府道。

  第二轮的征兵令,开始了。

  没错,如今大秦的国库充盈无比,李长青强势命令各州府道的卫所兵制度尽数废除,同时剔除老弱病残以及兵油子。

  按照一个大省至少有三个军团的规模来征兵。

  也就是说,大秦的数十个大省,至少得征兵数百万!

  百万雄师,李长青并不觉得少。

  反而这随着大秦的国土扩张,元蒙帝国与沙俄帝国两个巨头让李长青认为他们之间迟早会有一战。

  李长青鼓励经商,又分配土地,改善民生,鼓励各行各业的发展。

  同时带来的,也是人口的暴增。

  今年第一轮的人口普查,新生儿的数量就比以往多了足足两倍!

  这是个好消息,也代表了大秦的人丁越来越兴旺。

  一个五口之家就有五十亩土地,就算再生两个也养得起,大秦如今有这样的实力。

  浩浩****的征兵开始了,西凉当天夜晚也接到了李长青的圣旨,南宫雄又增派了数倍的斥候队伍,去一一了解匈奴草原上的情况。

  不良人拼死带来的消息,让每个人都打消了之前浮躁的想法,将这场战争重视了起来。

  另一边。

  已经离开京城的金智恩父女却是脸色如同吃了屎一样难看。

  “父王,儿臣觉得大秦皇帝必定用兵了,而且他们帝都的那精锐应该都调往了西边!”金智恩银牙紧咬,恨恨道,“如果不是李长青这个狡诈之徒当初掳走了父王,让我国内大乱,儿臣只要顶住三个月,他西边出了问题,必定能吃下整个辽东!”

  金智恩的嗅觉何其敏锐?

  仅仅是那一封带着血迹的密报,就让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诸多事情。

  大秦与匈奴之间打过一仗,而且是大秦皇帝御驾亲征,匈奴被打得丢盔弃甲。

  但匈奴是何许人?

  那是天生骨子里就有着浓浓的侵略基因的野蛮鞑子。

  金智恩认为,大秦的火器部队,数量并不多,否则当初直接就平推到辽东半岛了。

  更早的匈奴战争,也会直接平推匈奴。

  但现在,知道这些已经晚了。

  她知道,都被大秦皇帝算计了。

  大秦皇帝先抓了金重九,让国内炸开了锅,她在大义面前不得不撤军。

  甚至大秦的奸贼还弄了一具无头假尸体,让她白忙活了那么久。

  “孩子,爹说了,这大秦皇帝不简单....。”金重九看着窗外秀丽的风景,叹息道,“大秦皇帝智谋无双,算无遗策,这一切都是他布好的局,我们已经跳了进来,如今说什么都晚了。”

  “父王!”

  金智恩面带怒色,愤愤道,“难道父王你就能忍得下这口气?那大秦皇帝当着他文武百官的面那般羞辱父王,我真恨不得活吞了他。”

  说话之际,金智恩又想了起来李长青公然调戏自己的场面,甚至让自己掀起裙子露出了白花花的大长腿。

  哪怕是她回去已经将自己洗了数十遍,依旧感觉自己的大白腿火辣辣的,似乎在被李长青反复盯着看.....。

  “国与国之间,只有利益,哪有友谊?”金重九摇头道,“父王这也是为了保存我高句丽的国祚啊....。”

  “大秦皇帝,是实干主义者,以前那些溜须拍马的套路他根本不吃,他只在乎实际的利益。”

  “国力弱,就永远不会有人权。”

  “落后,也只能挨打。”

  “如今咱们与大秦已经成了骑虎之势,唯有....。”

  金重九目光之中闪耀着睿智的光芒,一字一句道,“唯有看大秦西边的战事如何了,如果大秦此次灭了匈奴,彻底将阴山掌握在自己手中,那我高句丽的翻身之日,将遥遥无期。”

  “......。”

  金智恩沉默了。

  金重九的话,深深刻在了她的心里。

  国与国之间,只有利益,没有友情。

 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,高句丽虽是小国,但金重九这位有着慈爱之心的老国王却又给金智恩上了一课。

  若有旁人在一旁,就会发现,小国的悲哀,何其可悲。

  他们努力想发展,但弱小就是原罪,小国在大国面前永远都抬不起头来。

  同样地,大秦若是平定了诸国异族,大秦的百姓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  但是换做小国侵略大秦,就不一样了。

  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,也会觉得他们区区弹丸之地,简直吃了熊心豹子胆了。

  西边的战事,似乎让国内的气氛都变得紧张了起来。

  而在川蜀的镇国公府上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简体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