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四 保持冷静
·学习成果
学生能意识到自己不安或者生气的迹象并且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学生知道为什么我们遇到威胁的时候会争斗或者逃避。
学生知道为什么我们在感到生气或者压力时停下来思考很重要。
·课前准备
(一)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
选择相对宽敞且能进行小组教学的教室;将三个故事的脚本制作成幻灯片。
(二)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
了解本主题是四年级“喜欢我自己”学习专题的第四课,其核心是让学生在遇到不安或者生气时,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,做到三思而后行。
基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,采取难度适宜的教学方法。
(三)教学组织方式概览
热身活动:拉警报。
主题导航:恐惧时的反应。
探究与体验:脚本表演;填写场景卡片。
总结与反思:保持冷静。
·学习过程
(一)热身活动:拉警报(5分钟)
学生根据场地围成一个或几个圆圈。教师说明规则:“战斗”要求学生挥舞拳头顺时针走;“撤退”要求两人拉住表示逃离;“危险”要求学生原地站立不动。
“同学们,当危险来临的时候,你们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呢?”
·这是和主题相关的游戏,可以让学生感受面对危险时的情绪,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。
·游戏参与度高。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安全。
(二)主题导航:恐惧时的反应(10分钟)
教师展示第1幅图片,尽可能想出图片中的穴居人在原始森林中可能会面临的威胁。
·森林起火。
·岩石滑落,前面是悬崖。
·一位其他部落的穴居人抓住了他们,并且试图把他们带走。
学生猜想:他们此刻的心情。
学生讨论: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脱离危险。
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大脑情绪部分如何高速运转,以帮助他们对可能的威胁和危险做出快速的反应。
“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像很久之前那样危险,但是我们仍旧有‘早期预警系统’。虽然周边没有很多熊,但是仍会有我们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的时候——逃跑甚至是争斗,以便让我们自己脱离险境。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了我们大脑中的思考部分。即使我们身体已经做好迎战或者逃跑的准备,但最好还是冷静下来思考。”
(三)探究与体验
“同学们,想一想可能发生在你们身上的恐惧的事情。这些事情包括学校中的事件。比如,操场上有人害怕孤单;教室内有人害怕不会做作业;有人害怕当众读书或者说话;有人被人欺负后害怕。”
“如果我们只听从我们大脑中情绪的部分,那么我们会如何应对每个情形呢?”
学生小组交流分享。
·学生小组交流时,教师要巡视并注意倾听。
·教师注意归纳总结学生的想法。
活动1:脚本表演(20分钟)
“争斗会是什么样的?后果会怎样?逃跑又会是什么样的?后果会怎样?但是,也有别的选择。冷静下来思考,让大脑中的思考部分发挥作用。思考的反应是什么?结果会怎样?”
·提示学生表演时,教师要尽量有较多的情绪表达。
·各小组都会表演,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控。
活动2:填写场景卡片(5分钟)
战斗或者逃跑场景卡片
各组的学生可以轮流拿起卡片,阅读上面的内容。学生可以在同学的帮助下试着思考并填写在卡片上。
·战斗的回应:
·逃跑的反应:
·思考的反应:
“哪一种反应在他们看来最有效?什么时候逃跑是最佳的选择?什么时候需要战斗?你能同时考虑吗?学生认真看下面的表格,并填写。王佳、张雄、陈红分别会有什么反应?”
学生填写后和小组内的同学分享。
(四)总结与反思:保持冷静(5分钟)
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,教师可以让2~3位学生谈谈自己表演时的感受。
“同学们,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,我们应该努力地做到如下方面。
“我能意识到我不安或者生气的迹象并且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。
“我知道为什么我们遇到威胁的时候会做好争斗或者逃跑的准备。
“我知道我们在感到生气或者压力时停下来思考很重要。
“因此,我们要努力做到三思而后行。”
·教师要鼓励学生面对危险和恐惧时仍然保持冷静,做好争斗和逃跑的准备。
·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快速做出反应和停下来思考都很重要。